一蓑烟雨任书海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23文学网www.23wenxue.cc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“还有最后一件事,”说着,朱祁镇端起茶盏喝了茶想了想道:“春闱在即,以往咱们大明都是分南北两榜,朕看今年就不要再分两榜了。”

此话一出,几个文臣脸色一变,皇帝要取消南北榜,这能行吗若再发生洪武初年北方士子大闹京城的事,恐怕到时候朝廷将颜面尽失。

“皇上,朝廷分南北两榜,乃太祖皇帝若定,如今骤然取消,恐有不妥。”黄福道。

“你是怕取消了南北榜,再闹出洪武年间的罢考事件吧。”朱祁镇笑着说道。

“陛下明鉴万里,自古江南各省文风昌盛,官学、书院众多,而北方屡经战乱,文风低糜,朝廷这些年虽然大力扶植恢复,可从这些年两榜士子们的答卷质量上看,北方士子还是不如南方士子,如若阅卷取士数量上引起北方士子不满,臣担心…”

朱祁镇摆摆手道:“今年春闱不同往年,今天的考题朕会亲自出题,保证绝对公平。”

“您亲自出题”

“怎么,有什么不妥吗”朱祁镇有些不悦道。

“早闻陛下文采惊人,曾作诗数首,皆是千古佳句,若陛下能亲自出题,那这次春闱必将青史留名。”王崇古第一个站出来力挺皇帝。

一旁的黄福、周忱、陈循则是微微蹙眉,科举取士可不像作诗,他考的是士子们对儒家经典及正史古籍的综合知识运用,皇帝小小年纪虽然诗才斐然,但也不能儿戏啊。

“以陛下之学识,给那帮酸…士子们出题,那是绰绰有余,况且陛下正推行新政,行千百年来之未有的大变革,臣等以为甚好。”樊忠文绉绉的说道。

他说完,几个武将也纷纷站出来支持皇帝。

旁边的几个文臣暗道科举取士关你们武将鸡毛关系,你们跟着瞎掺和什么,你们不仅不劝皇帝,反而还撺掇皇帝胡闹,你们想干嘛

朱祁镇本来也没打算听他们的意见,心道老子一个后世的985高材生,随便拿出个乘法口诀表就能让你们目瞪口呆,若要是给你们说一说飞机坦克大炮,那还不得惊掉你们的下巴

“好了,此事就这么定了,无需再议。”

朱祁镇站起身,走到窗前对着众人道:“三日后,朕就要率军返回北京,南直隶的事不可因朕回京就有所懈怠。”

说到这里,朱祁镇看了看坐在角落里一直没有说话的耿九畴道:“耿九畴,”

“啊,臣在!”耿九畴原本不想来的,自己被皇帝撸了官职还被带到了南京,可一个月了,皇帝对自己不闻不问,自己整天除了吃就是睡,要么就是围着整个南京城瞎晃悠,就像个行尸走肉一般。

“知道朕为何叫你来吗”朱祁镇问道。

“臣愚钝,请皇上示下。”耿九畴老老实实的回道。

“你对朕的新政有何看法”朱祁镇又问。

耿九畴一愣,说实话他这些日子确实想过,也分析过,可他是个传统的文人,在他的固有思维中,皇帝做的这些事儿实在是离经叛道,甚至在他看来还很荒唐,就拿分田到户来说吧,自古帝王治天下,都要依靠士绅,可咱们这位皇帝偏偏讨厌士绅,甚至视士绅为洪水猛兽,恨不得将他们连根斩断,这就触及到了他的原则了。

君王与士大夫共天下,这是自古不变的道理,如今皇帝不仅把士大夫的特权给取消了,还要通过改革科举考试大举提拔平民子弟,你让我们日后怎么活你都已经把我们逼到悬崖边上了,还要怎样

“臣…”他刚一开口,就听朱祁镇道“你现在不是臣了…”。

耿九畴脑袋嗡的一下,刚刚想好劝诫皇帝的话顿时说不出来了。

“既然你在这南京城里还没想好,那朕就再给你换个地方让你继续想,什么时候想明白了,你在自称臣吧。”说着,朱祁镇返回桌前,拿起一份录引扔到了他的面前。

“这是去凤阳的官凭路引,你去皇祖陵寝种地去吧。”朱祁镇冷冷的道。

“臣…草民…不会种地。”耿九畴怯声道。

“你的意思是拿笔的手,就拿不得锄头了”

“草民不是此意,草民确实没有种过地…”

“呵…不会,学!什么时候学会了种地,什么时候地里长出了稻谷,你再来见朕!”朱祁镇怒道。

“《论语调.微子》一文中说:五谷不分,四体不勤。说的就是你这种人。耿九畴,你是有些能力,可在你的心里却没有忠君体国的心思,你有的是你心中的士绅阶层罢了。朕今天就明确告诉你,”随后,朱祁镇又看了看其他人,“也是告诉你们,士绅代表不了大明的百姓,朕不管以前如何,倒是从明兴一朝开始,所谓的士绅阶层将再也不复存在,有的只是我大明百姓。”

“朕还要告诉你们,你们手中的权力,你们的俸禄是朕给的,也是天下百姓给的。如果谁还想着在明兴一朝恢复做大士绅阶层,那就来试试,看看是你们手中的笔硬,还是朕的刀子利。”

说罢,朱祁镇对着武将一班厉声说道:“这话不光是说给文官们听的,也是说给你们听的,现在告诉朕,你们手中的刀枪剑戟为谁而挥”

几个武将几乎没有犹豫,单膝跪下大声道:“誓死忠于陛下!”

“誓死忠于陛下!”

“誓死忠于陛下!”

三声炸雷般的呐喊声,震的文官们耳膜生疼,更让他们惊骇的是武将眼中对皇权的狂热崇拜之情!

“忠于朕,更要忠于奉养你们的百姓!”

“是!”

说罢,朱祁镇走到门口,转身对众人道:“做个好官,更要做个爱民如子的清官,都散了吧!朕这里可没给你们预备饭食。”

群臣陆陆续续的走了,走到门口的陈循回头看了看瘫在地上的耿九畴,叹息一声,走过去将他扶了起来。

“耿大…禹范,起来吧,陛下走了!”陈循低声道。

耿九畴一个机灵回过神,口中呢喃道:“他怎能…怎能如此!”

“走吧,哎!”陈循说道。

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+
权之巅峰

权之巅峰

一叶瓜洲
当贪官要奸,当清官更要奸!转业回地方的王东明将这句话深刻于心!因影响了领导好事儿,被发配'边疆',意外的走上了从政之路!虽然是从最为底层的做起,从青涩到纯..
军史 连载 95万字
血色唐末

血色唐末

长亭醉梦
唐末乱世,并无所长的王洵,忽然来到这个每个人都朝不保夕的时代,一来就差点做了乱兵军粮,没有金手指,也没有准备百科全书,绝对属于浪费穿越名额的那一种人。在这个动乱的时代里,五代十国的几位枭雄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,灭亡唐朝开创后梁的朱温、后唐的奠基者李克用、契丹的耶律阿保机、党项立业者的拓跋思孝、南吴的杨行密、前蜀的王建、吴越的钱镠、西岐的李茂贞、马楚、南汉、……形形色色的人物悉数登场。主角王洵在乱世
军史 连载 92万字
抗日之黑枪小三口

抗日之黑枪小三口

王清谈
十四年的抗战刚打响,他就带着刚定婚的未婚妻,还有一个死活都要成为他小老婆的邻家女孩,开始了一家小三口的黑枪抗日之路。带着点儿特定时代的三口小家庭的煽情,带着点儿枪手的成长,带着点儿野外生存,带着点儿正宗的武术,带着点儿枪械战术,带着点儿不夸张的特异功能,少见的走路场景,加上些你知道不知道的南北风俗,土冒式的文笔送你一篇用子弹当种子的种田文。
军史 连载 87万字
农户千金

农户千金

九月墨雨
中州府文远乡陈家村落魄千金陈惜诺受诅而归。历经劫难,两次重生而不改运,最后一次机会,她必须全力以赴。中原战乱朝堂势力新旧交替,昔日鸣钟食鼎的世家大族惨遭灭顶。..
军史 连载 7万字
照临四方

照临四方

弥有初
路旁顽石,误得大能精血,悠悠千载,终于化得人形,由武入道,踏上长生之路;九州风云变幻之际,一个个跨越万载的谋划逐渐浮出水面,问苍茫大地,谁主沉浮?(借用仙葫等..
军史 连载 61万字
武隐不杀

武隐不杀

蛙鸣稻田
无为是不做本分之外的事情,但真正的无为是在寻找发现天上人间的大道真理,然后不做违背那些大道真理的事情。能达到那一步的人就是大道真人,他无所不能,他已经融合到这..
军史 连载 33万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