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蓑烟雨任书海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23文学网www.23wenxue.cc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见话题有点沉重,孙太后莞尔一笑道,“听说你让人通知了敬事房,身边不需要太监伺候只留了些宫女和那个杨老三”

朱祁镇一愣,随即尴尬的笑道:“是,儿子看那些太监确实心烦的紧,所以就打发了他们,留一个护卫近身伺候平时也可练练武,强身健体。”

“你自小身子弱,跟着侍卫练武强身健体没错,但你还在长身体的年纪,还未大婚,要懂得节制……”一句话,说的朱祁镇脸红心跳。

“母后,儿子……记住了。”看着儿子羞红了脸,孙太后会心一笑。

母子二人又说了会话,朱祁镇便告辞,坐着御辇回到了奉天殿。

奉天殿是举行重大典礼和接受百官朝贺的地方,是一个左,右,前,东,西布局的综合建筑群,恢弘壮丽。可惜在后世被焚毁,到清初时以奉天殿为蓝本,在它的基础上新盖了一座,取名“太和殿”。

奉天殿里,钟鸣鼓乐喧天,殿内摆满了宴席,皇帝登基,自然要于百官同贺,以示皇家恩典。

皇帝不来,宴席不开。众人都是和自己相交甚好的窃窃私语。

“阁老,新君即位,普天同庆,可陛下在诏书上也没有言明国策,我等臣子心里没个章程啊。”户部尚书王佐对杨士奇小声的说道。

“没有即是有!”杨士奇一句摸不着头脑的回答噎得王佐差点背过气去。

“老狐狸,嘴可真紧。一点口风都不漏。”王佐暗骂了一句,端起酒杯喝了起来。

你们心里没章程,老夫心里就有章程小皇帝刚即位,什么脾性都没摸透,要什么国策章程再说,后宫还有老太太坐镇。

听说皇帝曾经向太皇太后提议垂帘听政,这可不行,若皇帝朝会上提出,必须反对,这位太皇太后不仅精明,而且政治手腕和魄力不逊于他丈夫仁宗皇帝。若她代皇帝处理国政,那内阁不就是个摆设,先帝任命的辅政大臣不就形同虚设再过几年皇帝亲政,那他们这些老臣更没用了。

不行,宴会后必须和另外几人通通气,还有都察院那些头铁的御史,若皇帝让后宫干政,必须抬出祖制反对……

“陛下驾到!”随着杨老三一声粗壮雄浑的唱喝声传进殿内,原本热热闹闹的大殿瞬间落针可闻。

朱祁镇迈着四方步走了进来。“臣等恭迎陛下,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一阵叩拜山呼万岁震的奉天殿嗡嗡作响。

“众爱卿平身。”朱祁镇坐定后,一脸笑意的朗声说道。

这时一个太监端着一个纹龙金丝盘走到御阶下站定,杨老三走下去端起来恭敬的端到朱祁镇面前,三只蟠龙金杯乘着清澈的御酒。

朱祁镇端起一杯,台下的殿内的臣子们也赶紧端起酒杯,等着皇帝发话。

“诸位爱卿,今天朕荣登大宝,这第一杯酒,诸爱卿和朕一道,敬先帝培育之恩。”说完,双手捧着金杯一歪,杯中御酒洒在丹漆御阶上。

众人赶紧一起跟随。“陛下纯孝,臣等感激涕零。”

“这第二杯酒,朕……敬天下百姓和那些为国戍守边关的将士们。”

众人一愣,流程不对啊不过转念一想,也就释然,想想也是,天下百姓供养皇室,国朝百万将士守土卫国,皇帝这样做也无可厚非。

文臣倒是没什么,而一侧的武将们已经感动的不能自已,这十几年来,文臣势力渐重,武将有被这些遭瘟的书生压一头的趋势,陛下应是有意抬高我等武人地位啊。

“这第三杯嘛……”朱祁镇环顾一周,顿了顿,看着翘首企盼的文臣们,朱祁镇心中一阵发笑,“众位这几日辛苦了,朕敬你们!”说完,一饮而尽。

“皇帝竟然没有提我们这算怎么回事”看看一旁精神抖擞的武将们,顿时心里有些醋意。

众人喝完酒,依旧没有落座。这时,朱祁镇落座后,说道:“杨再兴,宣旨。”

“陛下口谕,重臣接旨。”

大殿内的群臣立刻跪下。

“先帝壮志未酬而中道崩殂,朕五内俱焚,悲戚不能自已。常思过往,先帝音容笑貌犹在耳畔。朕以总角之年继承大统,诚惶诚恐,如履薄冰,夜不能寐。”

“然,朕于治国之道尚有不足,恐累天下臣民。朕思先祖创业之艰难,念民生之维艰,朕唯有谨慎省身,精研治国之道,方上不负祖宗之盼,下不负天下黎民之供养。”

“今特召知天下臣民,凡军国大事,着内阁于六部报于太皇太后处决断,朕在侧修习之。”

话音刚落,大殿内哄的一声炸开了锅,首先反应过来内阁杨荣、杨士奇、杨溥等人跪下道:“陛下,臣等万万不能奉召啊。皇明祖训有制:后宫不得干政啊。请陛下收回成命啊……”

右侧的武将还在懵懂中,左侧的一群文臣跪满了一地。

看着一帮文臣在那里哭谏,表演。朱祁镇心里一阵冷笑。

“若朕不收回呢”朱祁镇饶有兴趣的把玩着手里的金筷,淡淡的说道。

群臣一愣,不收回皇帝想干嘛他这是置祖制于不顾了

这时,都察院左都御史刘观大声道:“陛下,后宫干政,于国不祥啊。汉之吕后篡权,唐之武氏篡唐,后宫干政历来都是国之大患啊,请陛下三思而后行。”说完,捶胸顿足,声泪俱下,像是被人捏住了命门一般。

又有几个头铁的御史跪拜道:“陛下,刘大人所言极是,望陛下以史为鉴,惕励自省,切不可自误啊……”

“那你们倒是说说,朕该如何呢”朱祁镇道。

众人一听,有门,皇帝到底是年轻,心智不坚。

“请陛下收回成命,谨遵祖训!”杨荣带头说道。

众人跟着附和。

“朕问你们一个问题,这大明的天下姓什么”朱祁镇冷冷的盯着杨荣道。

“自然姓朱。”杨荣想都没想回道。

“杨士奇,你是当朝大学士,听闻你对《左传》研究颇深,朕再问你,何为君父之命不校”

杨士奇暗道不好,这句话出自《左传:僖公五年》,当时重耳因为得罪了僖公决定逃跑,有人拉住他说既然有误会和大王说清楚得到谅解就好了,为什么要逃跑,重耳说:君父之命不校。意思是说,我忠于我的王,他虽然错了,但是他的命令我不敢违抗,还是逃跑吧!

于是后世很多忠君为国文人都很喜欢这句话,来表现自己的风骨。

朱祁镇的意思很明显,你们不是天天满口忠君为国嘛,你们不是天天把圣人之言挂在嘴上吗,既然古人之言是治国大道,那朕即使错了,也无可厚非,要么你辞官走人,不然,你就别想着违抗我的命令。和皇帝对抗,你就是不忠不孝之徒,你有什么脸面惶惶然立于朝堂之上

说白了一句话,不听话就滚,听话懂事的人一大堆。朕分分钟就能替换了你们。

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+
权之巅峰

权之巅峰

一叶瓜洲
当贪官要奸,当清官更要奸!转业回地方的王东明将这句话深刻于心!因影响了领导好事儿,被发配'边疆',意外的走上了从政之路!虽然是从最为底层的做起,从青涩到纯..
军史 连载 95万字
血色唐末

血色唐末

长亭醉梦
唐末乱世,并无所长的王洵,忽然来到这个每个人都朝不保夕的时代,一来就差点做了乱兵军粮,没有金手指,也没有准备百科全书,绝对属于浪费穿越名额的那一种人。在这个动乱的时代里,五代十国的几位枭雄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,灭亡唐朝开创后梁的朱温、后唐的奠基者李克用、契丹的耶律阿保机、党项立业者的拓跋思孝、南吴的杨行密、前蜀的王建、吴越的钱镠、西岐的李茂贞、马楚、南汉、……形形色色的人物悉数登场。主角王洵在乱世
军史 连载 92万字
抗日之黑枪小三口

抗日之黑枪小三口

王清谈
十四年的抗战刚打响,他就带着刚定婚的未婚妻,还有一个死活都要成为他小老婆的邻家女孩,开始了一家小三口的黑枪抗日之路。带着点儿特定时代的三口小家庭的煽情,带着点儿枪手的成长,带着点儿野外生存,带着点儿正宗的武术,带着点儿枪械战术,带着点儿不夸张的特异功能,少见的走路场景,加上些你知道不知道的南北风俗,土冒式的文笔送你一篇用子弹当种子的种田文。
军史 连载 87万字
农户千金

农户千金

九月墨雨
中州府文远乡陈家村落魄千金陈惜诺受诅而归。历经劫难,两次重生而不改运,最后一次机会,她必须全力以赴。中原战乱朝堂势力新旧交替,昔日鸣钟食鼎的世家大族惨遭灭顶。..
军史 连载 7万字
照临四方

照临四方

弥有初
路旁顽石,误得大能精血,悠悠千载,终于化得人形,由武入道,踏上长生之路;九州风云变幻之际,一个个跨越万载的谋划逐渐浮出水面,问苍茫大地,谁主沉浮?(借用仙葫等..
军史 连载 61万字
武隐不杀

武隐不杀

蛙鸣稻田
无为是不做本分之外的事情,但真正的无为是在寻找发现天上人间的大道真理,然后不做违背那些大道真理的事情。能达到那一步的人就是大道真人,他无所不能,他已经融合到这..
军史 连载 33万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