湘斐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23文学网www.23wenxue.cc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就在各方势力攻讦幽州王和太子,而皇帝头疼不已的时候。

萧灵琅出手了。

顺安郡主府的人在城外对难民们发布了一条“以工代赈”的消息。

简言之就是顺安郡主萧灵琅为了帮助难民们解决眼下的困境,愿意出银子开办一些作坊。

从兴建作坊到运营作坊都需要不少的劳动力,难民们可以根据自身条件与能力,参与相应的劳动,从而获得酬劳。

并且,酬劳包括住房、银钱、物资等等,还可以视情况提前预支一部分。

此消息一出,难民们最开始并不相信。

但萧灵琅本就擅长让人带节奏,等她安排在难民中的人解释煽动一番,动心的难民逐渐增加。

本着试一试的心态,不少的难民跟着顺安郡主府的人走了。

这些人被带到盛京城郊外的一处上千亩的荒地处,每人在登记过后,发了一块木质工牌以及三十个铜板。

每天三十文,这是最低工价。

为免难民们不相信,因此前三天都是上工前就先发工钱。

但第四天开始就会是当天下工后才发当天的工钱。

管事在最开始就向难民们讲清楚了发工钱的规矩,免得这些人后面再闹事。

还没上工就先发了工钱,这让非常多的难民都安心了不少。

那些真的想要靠本事挣钱改变现状的难民们都老老实实地开始干活。

而一些本就是来看热闹,还想要占便宜偷奸耍滑的人,原本想要拿了工钱就开溜,却被顺安郡主府的府兵给扣押了。

不仅没收了这些人的工钱,还做了记录,初犯不予计较,但要是再发现一次,永不录用。

橄榄枝抛了,杀鸡儆猴也做了。

那些跟过去观望的难民,很多在思量之后,也报名加入了上工队伍。

一传十,十传百。

在萧灵琅让人刻意带节奏的情况下,参加以工代赈的难民越来越多。

被拦在盛京城外的难民里,绝大多数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。

这些人卖力气干活混饭吃是常态,逃难后有机会做工挣钱,多半的人都是乐意的。

与其等死,等着朝廷不知何时才会下发的救济政令,不如凭本事挣钱活命。

于是,这些人在萧灵琅雇佣的一批技术性工人的带领下,开始了开荒建房。

第一步必须解决难民的住房问题。

第二步才是建造作坊,以维持长期稳定的一份活计。

萧灵琅以工代赈的举措,很快也被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。

皇帝还在为处理难民一事发愁,毕竟一味地施与救济只能解决一时之困,长久下去却是弊端重重。

因为谁也没有那样的财力去救济那么多的难民。

但安置难民也将皇帝给难住了,他一时间想不到一个合适的地方,而朝臣们的建议更是没得一点用。

那些朝臣们弹劾的奏章写得那是一个比一个好,但安置难民的建议却是一个比一个菜。

皇帝急得头发都掉了一大把。

而顺安郡主府的举措,却让皇帝眼前一亮,好像看到了希望。

皇帝随即传召萧灵琅进宫问话。

“顺安,‘以工代赈’的计策,是你自己想出来的,还是别人告知你的”

皇帝自然不相信是萧灵琅自己想出来的。

因为萧灵琅有几斤几两,皇帝再清楚不过了。

面对皇帝开门见山的质问,萧灵琅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一封信。

“回皇上,是郡马想出来的,郡马在南地参与救援赈灾,发现非常多的难民北上逃难,担心出现暴乱,就写了封信回来。”

“郡马在信中将以工代赈的具体执行措施都详细写明了,灵琅不太懂,都是交给底下的人着手去办的。”

信确实是向南繁写的,但以工代赈的点子是萧灵琅自己想出来的,可她不能在皇帝面前露馅,就只能借向南繁的名义了。

而以工代赈这件事,就连前期买荒地以及雇佣技术工人这些准备事宜,也都是在接到向南繁寄回来的信之后才着手准备的。

皇帝就算是派人去查,也查不出什么端倪来。

看过信后,皇帝大为叹服,“向爱卿有大才!不愧为文昌侯之后啊!”

皇帝口中的文昌侯,自然是那位惊才绝艳的初代文昌侯了。

出生于耕读世家的初代文昌侯,至今仍是活在大盛国的文人学子心中的一个传奇人物。

“那顺安你得到了如此锦囊妙计,怎么不上奏”皇帝心中存了些疑惑。

萧灵琅指了指皇帝手中的信,“皇上,最后一页,背面还有字,是郡马特意叮嘱的。”

“郡马说此事风险重重,在没有成事之前,不宜上奏邀功,以免妄领功绩,事后不成,反遭大难。”

皇帝翻页一看,忍不住眼皮抽动。

这个向南繁还真是考虑得面面俱到啊!

“咳咳咳……”皇帝的脸色有点挂不住了,他战术性假咳几声后,才道:“确实,郡马的忧虑是对的。”

“此事风险颇多,施行不好,隐患颇多。”

皇帝说完,摸着下巴思索了好一阵。

末了,皇帝威严地道:“顺安,既然你已经让人开了头,那此事就由你继续带人去办,朕给你派一队人马,辅助你施行此事。”

皇帝不是没有想过直接剥夺了此事的成果,但这件事施行起来,需要不少的银钱。

而先前筹集赈灾银,国库已经大出血,皇帝眼下舍不得再动国库里的银子。

既然萧灵琅愿意当这个冤大头,那就给她这份殊荣吧!

这是皇帝斟酌再三后做出的决定。

“谢皇上。”萧灵琅故作诚惶诚恐地谢恩。

她知道皇帝最终还是会同意让她继续施行此事,这也是她没有以文昌侯府的名义,而是以顺安郡主府的名义进行以工代赈的原因。

顺安郡主府不缺银子,且顺安郡主府的银子,说白了都是皇帝的。

如此,事成之后,皇帝与有荣焉,再让人歌功颂德一番,好名声全是皇帝的。

萧灵琅不图名声,只是想要一个可以名正言顺地花顺安郡主府银子的机会。

前年的西境雪灾,萧灵琅带头捐献了顺安郡主府库房里半数的财物。

去年西境遭受境外蛮族的“重创”,萧灵琅又捐献了剩下半数中的半数。

而这次的南地洪涝灾害,萧灵琅依然是捐献半数。

三次大规模的捐献,顺安郡主府库房里的财物,只剩下原来的八分之一。

这八分之一,萧灵琅是暂时不打算动了,毕竟还要留一些撑场面不是。

然而,顺安郡主府里除了由皇帝赏赐,堆在库房里积灰的财物外,还有几个皇庄上缴的岁供,以及萧灵琅的俸禄。

这些都是实打实换成银钱,没有算在库房御赐珍宝之列的。

萧灵琅先前捐献是故意捐那些根本无法变卖的御赐珍宝,真金白银那是一个子儿都舍不得捐。

所以,这次以工代赈,萧灵琅就可以尽情地花用郡主府的银子了。

名正言顺地用顺安郡主府的银子做前期投资,而作坊投入生产运营后,赚回来的利润,多少还不是萧灵琅自己说了算。

到时候两个账本,一个是明面上经得起皇帝查的,另一个是真正盈利的。

反正皇帝主要是想尽快合理安置难民,解决眼前困局,顺便图个好名声。

没做过生意的皇帝,压根就想不到萧灵琅要建造的作坊,将来有多高的盈利。

而只要皇帝前期不干预,之后在明面上也就不好厚脸皮去抢萧灵琅的生意。

出宫回府的一路,萧灵琅都在默默地复盘自己搞出以工代赈这件事的全盘计划。

那些就着南地洪涝灾害而斗得凶狠的各方势力,谁都没想到,最后被萧灵琅给捡了个大漏。

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+
武侠世界大宗师

武侠世界大宗师

东海钓叟
我有一壶酒,足以慰风尘。神雕风骤起,北去马蹄惊。天龙蕴八音,哀声说不尽。倚天覆云雨,最是帝王心。大唐双龙出,谁可为共主。倩女住红楼,笑傲君王顾。碧血洗剑心,风..
都市 连载 25万字
重生王妃要倒追

重生王妃要倒追

北梨落
王妃很倾城,王爷很倾城。她倾城一舞,却与他牵扯前生后世。她重生归来,为亲人报仇,为他而活。于是她许愿让他一生安好,她不敢牵扯与他。只是他硬生生的将她拉进他的命运,又牵扯了一生。有人说过,爱上一个人,谁先认真谁就输了。她追他,追了一生,哪怕人间与地狱,也不放弃。洛玄卿,即使你伤了我,我也想依旧爱你,因为我认真了。
都市 完结 63万字
恶毒女配都懵了,作死这么难了吗

恶毒女配都懵了,作死这么难了吗

许你一世繁花
什么?因为替男主死的剧情点不对,所以,重生任务又失败了?徐暮歌气的翻白眼怎么不早说呢?她这是死早了,所以又回不去了?敢情,又得重来一遍?她都在这个狗血总裁文里,来来回回几次了。必须走完全部剧情,不能提前死是吧。花样作死是吧!行!这一回,她可是完完全全按照小说剧情来的呀。但是,这男主一上来就崩剧情,是怎么个意思哩?殊不知,她的每个想法,每次吐槽,每一字不落的,被男主角听的清清楚楚……
都市 连载 93万字
佳偶田成

佳偶田成

不风
村里回来个老光棍,二十多岁没媳妇,吴家的闺女瞎了眼,放着青梅竹马的后生不嫁,偏看上了这男人。老娘说死也挡不住,没办法只能认,却不知这是她在上辈子安排的姻缘。然而,季铁辰就是疼媳妇,疼到六亲不认,媳妇比天大,小玉对的就是对,小玉不对也是对,这就是道理!吴小玉长记性,同样的亏,绝对不会吃两次,上辈子被人坑到死?这辈子有冤报冤,有仇报仇,绝对不让你们好过!重生回来改命运,踹渣男、疼夫君、抢生意,受气小
都市 连载 164万字
他从光影中走来

他从光影中走来

伏梦桑
五岁那年,苏伞伞全家搬到了一个破旧的老居民楼。她第一次遇见了小小的黎北,软乎乎粉嫩嫩的黎北蹲在走廊角落,鼻头被冻得红彤彤的,晶莹剔透的鼻涕耷拉在挺翘的唇尖,小手固执的握着拳头和自己较劲。苏伞伞犹豫了一下,向角落的小孩递去一张纸。没想到在今后的日子里,自己都陪将这个少年成长。黎北也没想到,面前这个白面团一样的小女孩,将是自己一生的牵绊。
都市 完结 36万字
变强从养蚂蚁开始

变强从养蚂蚁开始

七星散人
一本破旧的日记本,以诡异的方式教会了李黙养蛊,从豢养行军蚁开始,到埃及得到了金色蚁后,觉醒松果体,成为了一名修灵师。成灵修,得七魄。杀异能,脱枷锁。
都市 连载 61万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