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蜻蜓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23文学网www.23wenxue.cc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李老三这话说得相当客气。

虽说这次俘兵不少,其实都已收缴了武器关押,根本闹不起事来。而且,这里头有很多就是出身卢龙的老兵油子,很清楚只要不闹就不会有事。哪里需要元行钦安抚什么军心

郑守义心下寻思,李三这厮又不知道憋了什么坏呢。

元行钦显然也想到了这层,道:“不知明公需要元某说什么”

李枢密道:“其实我军都有成例。

不愿从军者,给予路费放归。

愿从军者,则依军中规矩办理。

嘿嘿,明说了吧,我是觉着,不论去山北或安西,对付那些胡儿,以守光之才是绰绰有余了。元将军智勇双全,我实在舍不得放你走哇。去前看看这些老弟兄,心里有个牵挂,说不定你还能回来。

不要误会,绝无以其相胁之意。”

元行钦忙道:“败军之将,岂敢,岂敢。”

他倒是不怀疑李老三的话。卢龙军中人才济济,元行钦并不觉着自己有何过人之处,能让李老三不要面皮地为难自己。

若说自己有甚可取之处,咳,恐怕也就是一个“忠”字了吧。

可是,自己真的“忠”了么

如果是忠,那么清池又怎会一日城破呢就算是力敌不过,难道自己不应该战死城头,自己又为什么从城头上跑下来了呢

在自己转身逃跑的那一瞬,不是已经背叛了刘帅么

回想从城楼逃跑的经过,真是恍如隔世。忽然,就“轰隆隆”响个不停,地动山摇啊,木屑乱飞啊,恍如末世降临。

元某人几乎是本能地就跑了,丢下了身后的一切。

李枢密似乎情绪十分高涨,目光在赵珽、元行钦以及在座之人的脸庞频频扫过。最后,李老三起身在众人面前踱步数回,明显是要说点什么。

看他这样子,郑大帅暗道不好,这酸丁怕不是要吐什么酸文。认识这老小子几十年了,郑二自觉没有看错了他。

在此之前,李老三再怎么扯淡,他这个位置也不能说稳固。

但是现在嘛,可以了。

一个可以引领胜利的主帅,是所有武夫都能认可的主帅。

大破义昌,还破得如此干净利落,如此出人意料,此时此刻,李老三正是威望高涨之时。易地而处,郑守义深知此时是该讲些话的。

岂料李老三面色凝滞,硬将到了嘴边的话又都咽回去,直接宣布散会了。

郑二被勾起的好奇心无处安放,悻悻然出来,垂头回去安排东光一行。

两日后,郑守义仍领二千骑出城,向东光过来。

赵珽与元行钦果然同行。但是郑将军没工夫搭理这二位,让其自在后头跟着。郑守义自己拉了几个心腹在前面边走边聊,这阵子可把老郑憋坏了,有一肚子话在清池城里他不敢放开了说啊。

此来,张铁匠、郭屠子这些老弟兄都留在朔州,连十三郎都没带。

除了弟弟郑老三、郑老五,也就卢八哥、武大郎几个老人。

这发机飞火,对众人触动极大。不论是一战破城,还是惊散了刘守光的一万大军,都让老武夫们骇然。

卢涵道:“啧啧,好在此物不易点放,攻城或有其利,浪战嘛。嗯,我问过李崇德,战马经过训练,听惯了也就不怕。”

那发机飞火已非绝密,除了制作的法门仍是不传之秘,实物则已向全军公开,还组织了全军观摩。外形就是个陶罐子,内盛火药,拉着根引线,点着了以石炮丢出即可。

小屠子比较兴奋。这几日他常混在光头军那边打问,献宝般给爸爸汇报,道:“此物攻城守城最是好用。我问了,陆续会给各镇配发若干。嘿嘿,下次再去夏州,拉上几车此物,定叫党项羌好看。”

郑守义道:“此物来历打问明白了么”

小屠子道:“说此物最先为淮南杨行密所创。”不甘寂寞的小郑抓到机会补充:“据称梁军也有。似乎李枢密是从海商那里得知此物。”

小屠子不喜弟弟来抢风头,将小郑一脚蹬开,斥道:“胡扯。据称李枢密早已制得此物,只是所为隐秘,旁人不知罢了。”

对于次子的肤浅,郑守义同样不能认可,道:“哼。人云亦云,不知所谓。”新近所得绝不可能。看李老三这次出征的种种安排,这孙子就绝不是新近才知此物。李崇德那厮若没个准备,浪得起来么

长子说得对,这李三老小子肯定是早就有了。

真得问问李崇德,这厮是何时开始准备的。

甚至,李大在世时候就有。

不,算算时日,定是如此。

如此利器,大李活着恐怕都不知道吧藏得好深呐!

相比于发机飞火的威力,他却更感慨李老三的心机深沉。

海商真是鬼扯。

老郑也发船做过买卖,嗯,海上的买卖确实好赚。

哎,说远了。

总之,郑某人你也发过船,刘三说淮南、岭南都去过,怎么不晓得

张书记很能体会郑二的心境。实话说,李枢密的表现也完全在他预料之外。不论是之前接位的种种安排,还是这次南征义昌。可说是步步为营,处处机先。“主公。或许,这就是天意吧”

张书记近日观察,明显感受到军心变化。

对于李老三接位,此前军中是有些闲言碎语的。这厮捉钱种粮是个好手,如果抛开早年往死了折腾大伙儿这一条,为人也算仗义。好吧,时至今日,这厮也还是往死了折腾大伙,这些都不重要了。

但是打仗么……

总之,对于李三能否领着大伙奔前程,武夫们不很放心。

如今清池城下的一声雷响,再也不会有人怀疑了。

有个细节就很能反映人心变化。当初李三搞什么断发明志,弄得轰轰烈烈,结果呢,连教练军都没全秃。清池破了这才几天教练军、威武军已是一水儿的秃瓢了,其余各军,也有陆陆续续跟进的。

你品,你细品。

“有传说,李家是宗室,你等听说了么”郑守义这话主要是着对长子说,这小子在幽州待得最久,而且他感觉次子还是太嫩,欠历练。

就见小屠子挠挠头,道:“嗯,是有这此一说。”小伙子认真回忆了一下,“不过,似乎,传闻也就不久。”

郑大帅追问道:“有多久”

小屠子道:“该是大王回幽州之后吧。”

张泽道:“亦有传言辽王当年救了哀帝之子,就养在李太公身边。”对这种传言,张书记非常敏感,只是话题过于敏感,他没敢主动触碰。血淋淋的榜样那是殷鉴不远。朱梁代唐的过程中,蒋玄晖蹦得很高,死得也很惨。

卢龙藏有个皇子,郑二早就听安娃子说过。但是大李一家就是宗室,他是最近才听到风言风语。

什么兴复大唐,李头当年偶尔也说过,李三更是时常挂在嘴边。郑守义总当这兄弟俩就是鼓动人心,这么一说而已。如今想来,若李家是宗室,那一切就很合理了。

卢龙节度使就出过宗室之人,李家这事儿保不准就是真的。

经过此战,郑大帅是彻底放弃了幻想,这狗日地李老三也不是凡人呐。

哎呀,看走了眼呀。

现在嘛,郑守义感觉能在新朝做个开国元老也不错。

回想前阵子自己的那点痴心妄想,郑守义甚至会觉着脸上一阵阵火辣辣,臊得慌。绝非他郑某人妄自菲薄,是真的觉着弄不过李老三。

酸丁会武术,谁能挡得住。

这他奶奶地!

……

晃荡两日,来在东光城下,就看到了趴在墙头的刘守光。

郑守义匹马近前,小刘在城头高喊:“二郎来啦。”

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+
权之巅峰

权之巅峰

一叶瓜洲
当贪官要奸,当清官更要奸!转业回地方的王东明将这句话深刻于心!因影响了领导好事儿,被发配'边疆',意外的走上了从政之路!虽然是从最为底层的做起,从青涩到纯..
军史 连载 95万字
血色唐末

血色唐末

长亭醉梦
唐末乱世,并无所长的王洵,忽然来到这个每个人都朝不保夕的时代,一来就差点做了乱兵军粮,没有金手指,也没有准备百科全书,绝对属于浪费穿越名额的那一种人。在这个动乱的时代里,五代十国的几位枭雄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,灭亡唐朝开创后梁的朱温、后唐的奠基者李克用、契丹的耶律阿保机、党项立业者的拓跋思孝、南吴的杨行密、前蜀的王建、吴越的钱镠、西岐的李茂贞、马楚、南汉、……形形色色的人物悉数登场。主角王洵在乱世
军史 连载 92万字
抗日之黑枪小三口

抗日之黑枪小三口

王清谈
十四年的抗战刚打响,他就带着刚定婚的未婚妻,还有一个死活都要成为他小老婆的邻家女孩,开始了一家小三口的黑枪抗日之路。带着点儿特定时代的三口小家庭的煽情,带着点儿枪手的成长,带着点儿野外生存,带着点儿正宗的武术,带着点儿枪械战术,带着点儿不夸张的特异功能,少见的走路场景,加上些你知道不知道的南北风俗,土冒式的文笔送你一篇用子弹当种子的种田文。
军史 连载 87万字
农户千金

农户千金

九月墨雨
中州府文远乡陈家村落魄千金陈惜诺受诅而归。历经劫难,两次重生而不改运,最后一次机会,她必须全力以赴。中原战乱朝堂势力新旧交替,昔日鸣钟食鼎的世家大族惨遭灭顶。..
军史 连载 7万字
照临四方

照临四方

弥有初
路旁顽石,误得大能精血,悠悠千载,终于化得人形,由武入道,踏上长生之路;九州风云变幻之际,一个个跨越万载的谋划逐渐浮出水面,问苍茫大地,谁主沉浮?(借用仙葫等..
军史 连载 61万字
武隐不杀

武隐不杀

蛙鸣稻田
无为是不做本分之外的事情,但真正的无为是在寻找发现天上人间的大道真理,然后不做违背那些大道真理的事情。能达到那一步的人就是大道真人,他无所不能,他已经融合到这..
军史 连载 33万字